辅音?元音?

本页面为测试版,内容随时改动

在讨论发音之前,我们是怎么发音的?

  • 在说明辅音元音的概念前,要先讲一讲发音部位。请注意,「发音」和「发声」看起来很相似,但它们是两个不同领域的词。「发声」是声乐领域会用到的词;「发音」才是语音学的词。或许你曾见过那个发音部位的图示,比如这个↓
调音部位图
  • 说句无关紧要的话,上面这张发音部位图,跟神经系统图、消化系统图并列为笔者小时候最不敢看的三张图。但这张图很有用,我们能通过这张图来摸清一个音的发音部位到底在哪里,而不用掰开自己的嘴一边口水横流一边照镜子来摸索。如果是严格的“发音部位图”,那么应该还要包括声带和肺部,因为肺部为发音提供动力,声带为发音提供音源。不过我们通常只关注那些负责调整音色的调音部位——说白了就是“嘴”,所以这张图严谨叫做「调音部位图」。

  • 调音部位分为两大类:主动调音部位被动调音部位。被动调音部位是跟头部其他部分固定在一起、运动不了的部位;主动调音部位是肌肉或通过关节与头部相连的、可以自主运动的部位。

    • 被动调音部位:上唇、齿、龈、硬腭、软腭、小舌、咽、会厌等
    • 主动调音部位:下唇、舌冠(舌尖、舌叶)、舌面、舌根、声门等

    简单来说,下颌连带着口腔之下的肌肉都是主动的,而上颌连带着口腔上方的软组织都是被动的。

怎么突然出现了这么多部位名词?这要怎么记?

  • 首先,这些调音部位不太需要记,因为其中有些部位一般不用作描述一个音。我们实际常用的、有必要记的名词,是在下一小节出现的那些词汇。

  • 如果要记的话,可以按位置从前到后记。最前面肯定是上下唇,上下唇包着的是上下齿,有齿那就有紧挨着齿的龈(基本只会用到上龈啦,下龈很难参与调音所以不考虑),龈往后是上牙膛也就是硬腭,硬腭再往后是软腭,软腭再往里悬垂着的是小舌,舌头能碰到的最深处、口鼻腔交汇处是咽,而会厌则在咽更靠下的地方。

什么是辅音,什么是元音?

  • 辅音,又称子音,是指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。

  • 元音,又称母音,是指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。

  • 从这两个名称1上不难看出,人们认为元音更为原初,婴儿牙牙学语时先学会的就是元音(甚至不用学就会),而且在语音中有一种主导的色彩;而与之相对应地,辅音是有辅助性质的音。

  • 发辅音时,上面提到的调音部位总会有至少一处在阻碍着气流呼出;而发元音时,调音部位全部让道,使气流能从肺部不受阻碍地顺畅呼出。这里的“阻碍”包括阻塞、震动或摩擦气流等。那么这种“阻碍”到底会影响什么呢?如果把辅音元音分别录音,然后放大观察它们的波形,会发现元音是比较规则的波,能明显看出其周期,这一点跟“乐音”很像;而许多辅音不规则,无法看出周期,这一点跟“噪音”很像。很显而易见对吧?毕竟开嗓子都用“啊”“喔”,而模拟噪波都用“嘶”“滋”。

波形图:a) 乐音;b) 噪音
  • 元音比辅音更洪亮清晰易于延长,更适合作为音节的核心,即「音节核」。当我们拉长声音大呼时,拉长的总是音节核,就像我们会说“西——撒——”而不是“xxxx西ssss撒”;会说“Noooo!”而不是“Nnnno!”

如果辅音和元音是对立的,那半元音又是什么?

  • 那些听起来像元音但用起来像辅音的音,叫做半元音,实在要归类的话,它们属于辅音。最典型的就是英语yes中的y,音标写作/j/。普通话中也有,我们在背声母表的时候都背到过,yw就是两个声母,即使它们听起来基本就是短i和短u。硬要说的话,这些半元音比它们对应的元音多了一些气流的摩擦(“阻碍”的一种)。

  • 普通话中,把「衣」念成/ji/或者/i/都是可以的,即便是同一个人,他的「衣」也可能一会儿是/ji/,一会儿是/i/——大家分不清也听不出来。

  • 辅音和元音虽然是对立的,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。我们没法判断一个/i/加到多少摩擦就不再是/i/而变成了/j/。实际上,还有一类音,它们与半元音正好相反,听起来像辅音但用起来像元音。比如/l//r/,它们虽然是辅音,但也较为洪亮,而且能延长发音,所以也可以作为音节核。印度半岛的许多语言就把表示/l//r/的字母看作元音字母。

  • 因此,现在也有学说主张“辅音元音”的分类并不科学,但就现阶段来看尚未有新兴的音素分类方式能成为主流。

  • 接下来我们就来系统地看一看辅音元音到底都有哪些,请点击“下一小节”……

上一小节   目录   下一小节


  1. 1.台湾、日本等地将「子音」「母音」的说法作为规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