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音读听起来与普通话相差甚远,但它们终究都是中古汉语这一个老祖宗分化来的,所以肯定存在一些共通点。下面列举的是通过普通话就可以基本确定的音读,希望对你记忆音读词能有所帮助。
首先需要明确一点:下述所有规则都必然有个别例外,但出于叙述方便,笔者仍会使用「所有」「一定」等字眼。
声母的对应
- 关于声母总体的对应关系,我们先放两张表格。
如果你已经通过中古汉语那一章了解了中古汉语语音的相关知识,那么这两张表可谓再清晰不过了。当然,不管你读没读过,我都要解释一下这两张表的。
由于中古汉语的声母繁多,而日语的辅音又很少,所以无论吴音汉音,都是在把许多相似的声母挤到一起,让一个辅音肩负起这沉重的使命。
吴音中,全清次清归为清音、全浊归为浊音。明母还是
m
,泥娘日都归n
,唯独疑母虽然是鼻音,但没有用鼻音拟,而是读了g
。汉音中,无论全清、次清还是全浊,通通归为清音。而浊音分配给了次浊:明母的大部分成了
b
,泥母娘母成了d
,而日母成了z
(也就是j
),疑母与吴音同,也是g
。
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文 もん ぶん mon bun 内 ない だい nai dai 人 にん じん nin zin(jin) 疑 ぎ ぎ gi gi
韵母的对应
韵母是
a
、ia
、ua
、uo
、e
的字,如果不是入声字的话,常用音读多为a
。二等字的吴音是
-e
,一三等字的吴音是-a
。不过这些字更常用的多是汉音。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華 け か ke ka 夏 げ か ge ka 多 た た ta ta 者 しゃ しゃ sya sya 韵母是
ao
的字吴音和汉音都是-ou
。历史假名遣为「あう」或「えう」,今统演变为「おう」。
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小 しょう しょう syou syou 鳥 ちょう ちょう tyou(chyou) tyou(chyou) 老 ろう ろう rou rou 猫 みょう びょう myou byou 韵母是
ou
(iu
)的字吴音是-u
。若韵母是ou
,则汉音多为-ou
;若韵母是iu
,则汉音为-uu
。一等字的汉音是
-ou
,三等字的汉音是-uu
。
吴音例外:幽部,如「幽」吴音ゆう、「幼」吴音よう。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手 しゅ しゅう syu syuu 口 く こう ku kou 遊 ゆ ゆう yu yuu 走 す そう su sou 韵母是
u
的字,如果不是入声字的话,吴音多数是-u
少数是-o
,汉音是-o
。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図(圖) づ と du(zu) to 書 しょ しょ syo syo 古 く こ ku ko 路 る ろ ru ro
前鼻音 ⇒ 拨音(はつおん)
尽管日语的鼻音并不时时刻刻都读作前鼻音,但普通话中所有前鼻音的韵母(即
an
、en
、in
、ün
)在日语里的音读都是鼻音尾(即ん),无论吴音汉音。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深 しん しん sin sin 林 りん りん rin rin 簡 けん かん ken kan 便 べん へん ben pen(hen)
后鼻音 ⇒ 长音(ちょうおん)
既然拨音全都给了汉语的前鼻音,那么汉语的后鼻音怎么表示呢?按当时的读音,似乎长音更适合拟合汉语的后鼻音。
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燈 とう とう tou tou 光 こう こう kou kou 虫 ぢゅう ちゅう dyuu(jyuu) tyuu(chyuu) 鳴 みょう めい myou mei 但这里有一个普遍的例外:普通话里许多
ong
或eng
韵的字在日语吴音里读对应的短音。这些字就需要额外记忆了。这些字均属于曾摄或通摄,而梗摄的字未见短音。
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紅 ぐ こう gu kou 腫 しゅ しょう syu syou 通 つ/つう とう tu/tuu tou 融 ゆ ゆう yu yuu
韵母 ing ⇒ 吴拗汉直
刚才说到,普通话的后鼻音字,到了音读里全都变成了长音。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举的例子中,「鳴」这个字在吴音和汉音中的读法很不一样,一个是拗音,一个是直音。
没错,这也是一条基本普适的规律:普通话韵母为
ing
的字,吴音是拗长音-you
,而汉音是直长音-ei
。eng
韵的也有部分字的读法同上,但因并非全都如此,故无法作为判断陌生字音的依据。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京 きょう けい kyou kei 星 しょう せい syou sei 頂 ちょう てい tyou(chyou) tei 霊(靈) りょう れい ryou rei 但果不其然,这里也有一种例外:曾摄三等字的汉音依然是拗长音
-you
(吴音也可能有变)。不知道哪些字是曾摄三等?那就把下面这些常用字单独记住吧。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興 こう きょう kou kyou 氷(冰) ひょう ひょう pyou(hyou) pyou(hyou) 陵 りょう りょう ryou ryou 没想到吧,还有第二种例外!梗二开见系的字音演变到普通话的路上增生了一个介音1,也就是说它们本不应是
ing
韵,而应是eng
韵。这就导致这些字的汉音不是-ei
而是-ou
。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桜(櫻) よう おう you ou 粳 きょう こう kyou kou 行 ぎょう こう gyou kou 杏 ぎょう こう gyou kou
一声三声 ⇒ 清音(せいおん)
普通话的一声和三声又称阴平和上声;而中古汉语的上声字中,全浊上又全部划去了普通话的四声(去声)。那么可想而知,普通话读一声和三声的字在中古汉语中一定不是全浊声。
日语中的清浊音与普通话的对应看似一团乱麻、无从记忆,但根据上面说的这一条规则,我们可以断言:普通话中无论是不送气的
b d g j zh z
还是送气的p t k q ch c
,一声和三声字在日语中一定是清音,无论吴音汉音。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早 そう そう sou sou 操 そう そう sou sou 本 ほん ほん hon hon 州 す しゅう su syuu 島 とう とう tou tou
送气二声 ⇒ 吴浊汉清
普通话的二声又称阳平。那么可想而知,普通话读二声且不曾是入声的字在中古汉语中一定是浊声。那么如何判断普通话读二声的字是不是入声来的呢?很简单:不送气的二声全都是入声字,所以浊声一定只出现在送气的二声中。
全浊声的字,第一次传到日本时,拟成了浊音;但第二次传到日本时,却拟成了清音。所以,声母是
p t k q ch c
的二声字,在吴音中是浊音,在汉音中是清音。如果你除了普通话,还操着仍保留着入声的方言,那么
b d g j zh z
的二声字也可以比较轻松地推出音读,然而本小节只是靠普通话来确定,故不再展开。汉字 日语吴音 日语汉音 吴音罗马字 汉音罗马字 平 びょう へい byou pei(hei) 頭 づ とう du(zu) tou 前 ぜん せん zen sen 成 じょう せい zyou(jyou) sei 才 ざい さい zai sai
上一小节 目录 下一小节